社會實踐

所有年份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
Aug 01, 2019

社會關壞

中正大學為達成從大學合唱團、戲劇團體、管弦樂隊等的年度公開演出(不論是常規的還是臨時進行的)數量的情況,看本校為當地藝術所做的貢獻因此執行此工作坊,進而希望達成聯合國SDG 11的目標。<p></p>(1) 藝文展覽推廣活動 : 本校圖書館藝文中心致力為校內師生與雲嘉地區民眾營造豐富優質的藝術文化體驗場域,透過各類型展覽、音樂、舞蹈等藝術文化展演活動、藝文研習、主題影展與工作坊、講座等不同類型的藝文活動,拓展校內師生與周邊地區民眾的藝文視野,藉由推動藝文活動連結本地文化,傳遞社會關懷理念。 (2) 社區互動與服務 : 本校為加強與社會各界交流,連結在地文化,透過豐沛的學術資源與地方企業、社區互動,進而籌募社會資源,推動校務發展,故而集結一群不具備校友身分且認同及關心本校的中小企業主和各行各業菁英,籌組成「中正大學之友會」,以期提昇在地人文藝術,促進產學合作,進而建構大中正生活圈。
永續城鄉
|
Aug 01, 2019

乾淨禽舍竹廢料資源再利用SBIR計畫

中正大學為達成制定關於一次性物品使用最小化的政策因此執行開設此課程,進而希望達成聯合國SDG 12的目標。<p></p>以在地竹業作為在地大學實踐與產業鏈結的項目,培育產業鏈結跨領域人才之社會責任,以及輔導竹林產業升級轉型。以教學研究、人才培育、國際化做為提升、進展的階梯,結合全球永續發展目標,積極創造台灣竹業軟實力與國際學術、產業接軌的空間。透過科技提升產業產值應用為主軸,創造學生實習研究創新機會,帶動跨領域學生不同專業結合,提升產業與培育區域實務人才,達到人才對接,引領學生認同產業發展科技化、資源化之目標,解決在地議題並創造產業價值。
責任消費及生產
|
Aug 01, 2019

廢棄物處理

中正大學為達成計算送往垃圾填埋場和回收廢物量的廢物處理政策因此建立此政策,進而希望達成聯合國SDG 12的目標。<p></p>本校針對校內的廢棄物,有以下幾項的具體作法: 1. 客製化輔導全校各單位垃圾分類、垃圾減量與廢棄資源回收利用,以期全校垃圾減量、資源回收增加。 2. 全校一般垃圾委外清運處理,以確保校園環境清潔,提升教職員工生良好的生活品質。 3. 實驗廢液、實驗感染性廢棄物、廢棄化學藥品、實驗用廢棄玻璃及動物屍體等,委託環保署認可之合格清運、處理廠商進行清運、處理。
責任消費及生產
|
Aug 01, 2019

您了解氣候變遷調適與防災與環境倫理相關行為嗎??

中正大學為達成為當地社區提供學習良好水管理的教育機會因此執行開設此課程,進而希望達成聯合國SDG 6的目標。<p></p>為引導來至不同科系的學生對課程的專注度與學習力,本課程將以問題導 向來設計[氣候變遷調適與防災]的每週學習情境。課堂中邀請龍華科技大學何台華博士來與大家分享目前氣候變遷的問題。
淨水及衛生
|
Aug 01, 2019

學校節約能源

階段配合政府執行「政府機關及學校節約能源行動計畫(計畫期間:105-108年)」,該計畫以104年為基期於108年提升整體用電效率4%為目標。截至108年止,年度總用電度較104年減幅約9.12%,CO2減量1,520,670kg【2,853,095度(以104年為基準,截至108年減少之年度總用電度)*0.533(107年電力排放係數:公斤 CO2e/度)】。
氣候行動
|
Aug 01, 2019

未來節能規劃

中正大學為達成與政府合作,參與應對氣候變化災害的合作規劃因此建立此政策,進而希望達成聯合國SDG 13的目標。<p></p>本校配合政府執行「政府機關及學校節約能源行動計畫」(105-108年),持續辦理相關節能工程,俾達計畫目標。此外,本校共同教室大樓R506教室安裝太陽能發電示範教學設施─1.5 kW 太陽能發電示範設施已於108年10月7日建置完成。並已於2020年5月29日裝設智慧電錶,可透過數據整合平台查詢R506教室之電流用量。
氣候行動
|
Aug 01, 2019

空氣螺旋壓縮機之熱流研究

中正大學為達成向當地工業提供旨在提高能源效率和清潔能源的直接服務(能效評估、研討會、研究可再生能源)因此執行此計畫,進而希望達成聯合國SDG 7的目標。<p></p>由於能源危機與環保意識的高漲,研發與使用新能源的綠色設備,成為國際爭相研究的主題。除了在空氣螺旋壓縮機方面進行熱流研究外,亦負責「熱流性能分析及量測技術」的開發,建立環保冷媒雙螺旋壓縮機熱流分析技術,對耗能比例極高的冷凍空調產業,在節能方面有極大的助益。
可負擔的潔淨能源
|
Aug 01, 2019

竹光發熱黑金計畫

中正大學為達成為當地或國家社區提供淡水生態系統(灌溉實踐、水管理/保護)教育方案因此執行開設此課程,進而希望達成聯合國SDG 14的目標。<p></p>以在地竹業作為在地大學實踐與產業鏈結的項目,培育產業鏈結跨領域人才之社會責任,以及輔導竹林產業升級轉型。以教學研究、人才培育、國際化做為提升、進展的階梯,結合全球永續發展目標,積極創造台灣竹業軟實力與國際學術、產業接軌的空間。透過科技提升產業產值應用為主軸,創造學生實習研究創新機會,帶動跨領域學生不同專業結合,提升產業與培育區域實務人才,達到人才對接,引領學生認同產業發展科技化、資源化之目標,解決在地議題並創造產業價值。
保育海洋生態
|
Aug 01, 2019

犯罪防治學系暨研究所

中正大學為達成大學發佈有關組織犯罪、腐敗和賄賂的原則和承諾因此建立此政策,進而希望達成聯合國SDG 16的目標。<p></p>本系(所)發展之初即定位在科際整合之取向,融合犯罪學、心理學、社會學、刑事法學、諮商與社會工作及精神醫學等學科,側重青少年犯罪防治的教學與研究。 並與實務單位多所聯繫合作,落實「理論為本、實務為體、生活為用」的發展方向,為國家社會培養一流的犯罪防治專業人才,促進社會祥和與安定。目前國內中南部校園內莘莘學子藥物濫用相當氾濫與嚴重,國外目前皆於校園舉辦反毒宣導,如泰國曼谷技術學院之藥物濫用教育資源中心,以及香港之Drug Information Center。而國內目前僅有北部法務部調查局之反毒陳展館展示有關靜態之反毒資訊,且屬於相關之司法機構,因此學生接觸不易,為協助國內年青學子儘早認識毒品,了解吸毒的原因及吸毒的嚴重後果,以發揮警惕、震撼與預防的效果。
和平、正義及健全制度
|
Aug 01, 2019

中正大學開發 節能減熱變色窗

中正大學為達成向當地工業提供旨在提高能源效率和清潔能源的直接服務(能效評估、研討會、研究可再生能源)因此執行此計畫,進而希望達成聯合國SDG 7的目標。<p></p>中正大學光機電整合工程研究所團隊花費近四年時間,開發完成四項發明專利技術,不僅可將太陽光熱分離,還能應用分離出來的太陽「熱」,讓玻璃變色的同時偵測空氣的酸鹼度品質(pH值),近期已將此技術發展為一套複合式裝置「節能減熱變色窗」。光機電所教授王欽戊說,目前太陽能中都只有太陽光被廣泛地應用,但太陽的「熱」卻沒有被好好利用,這是很可惜的。 中正大學指出,目前「節能減熱變色窗」這項裝置經實驗,透光度最高可達百分九十一,隔熱度最高可達到20℃,未來可持續優化並擴大偵測範圍與效能;利用太陽熱來偵測空氣酸鹼值,除可即時偵測空氣酸鹼值外,也可增加警報功能,當pH值超過設定的標準時發出預警。
可負擔的潔淨能源
|
Aug 01, 2019

廢棄物處理

中正大學為達成制定減少校園塑膠垃圾的有效的行動計畫因此執行此活動,進而希望達成聯合國SDG 14的目標。<p></p>本校針對校內的廢棄物,有以下幾項的具體作法: 1. 客製化輔導全校各單位垃圾分類、垃圾減量與廢棄資源回收利用,以期全校垃圾減量、資源回收增加。 2. 全校一般垃圾委外清運處理,以確保校園環境清潔,提升教職員工生良好的生活品質。 3. 實驗廢液、實驗感染性廢棄物、廢棄化學藥品、實驗用廢棄玻璃及動物屍體等,委託環保署認可之合格清運、處理廠商進行清運、處理。
保育海洋生態
|
Aug 01, 2019

增設校園輸水管網區管線流量計

中正大學為達成採取措施支持校外節水,積極執行聯合國SDG 6目標的工作項目,受到外部機構的肯定,因此獲的下列獎項。<p></p>中正大學透過首創「校園水資源夜間最小流量偵漏系統」統計分析水量資料,並配合師生用水習慣或行為模式,判斷建築物內設備或管線是否漏水。中正大學在經濟部年度評比,成為全台59所國立大學中,唯一獲頒節水績優單位大專組特優獎
淨水及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