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實踐

所有年份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
Aug 01, 2019

寧靜湖淨化水質

中正大學為達成制定水質標準和排水指南(為保護生態系統、野生動物、人類健康與福祉而維護水質)因此執行此活動,進而希望達成聯合國SDG 15的目標。<p></p>竹光發熱綠金計畫-臺灣竹業展風華計畫團隊利用竹炭附生之微生物,在可承受量下,以小水體處理進水口放流水,再用批次放大的方式,逐步擴大施用範圍,處理寧靜湖湖水,使生態環境回復其可親近性。
保育陸域生態
|
Aug 01, 2019

2019前瞻智慧綠能論壇台南登場 探討綠能產業發展

中正大學為達成提供相關項目以幫助當地社區瞭解能源效率和清潔能源的重要性因此執行此工作坊,進而希望達成聯合國SDG 7的目標。<p></p>臺灣是各項能源與資源都非常缺乏的國家,因此發展包括太陽能、風力和水力等綠能發 電,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本校由中正大學南科創新育成基地楊世億經理代表學校參 加臺南香格里拉遠東飯店舉行的「2019前瞻智慧綠能 提升競爭力」論壇。
可負擔的潔淨能源
|
Aug 01, 2019

推廣教育訓練成果

清江學習中心致力於推動成人終身學習,採用學習者為中心的教學特色,依照不同年齡層及市場需求,設計職能導向、引領未來的各種進修成長課程,提供多元彈性的進修管道,包括學分班、非學分班、勞動力提升及政府委辦課程等。
優質教育
|
Aug 01, 2019

在地優良農業產品購買

中正大學為達成制定食品和供應的道德採購政策因此建立此政策,進而希望達成聯合國SDG 12的目標。<p></p>校內餐飲廠商應優先採用中央農業主管機關認證之在地優良農業產品,並禁止使用含基因改造生鮮食材及其初級加工品。
責任消費及生產
|
Aug 01, 2019

千禧世代的機會與挑戰

中正大學為達成提供相關項目以幫助當地社區瞭解能源效率和清潔能源的重要性因此執行此工作坊,進而希望達成聯合國SDG 7的目標。<p></p>邀請沅碁光電股份有限公司的鄭博文總經理來與大家分享綠建築及太陽能住宅的應用,讓同學深入了解,不論是電價、能源稅及再生能源設置成本補貼等相關政策的推動對綠能產業發展以及環境永續之維護有所助益,然而對於綠色經濟之提升 以及促進能源正義方面則是產生負面的影響。因此建議應與促進產業轉型、提升能源科技運用之措施搭配採行,例如輔導 或補貼用戶採用節電設備,促使用戶改變其生活習慣、汰換老舊電器及用電方式 等,不僅可減輕經濟發展之壓力,亦可強化節能減碳成效。
可負擔的潔淨能源
|
Aug 01, 2019

數位學習成果

在教育部及其他政府機關的支持與輔導之下,本校得以提升校內數位學習,並研發許多數位課程,供校內學生或校外人士不一樣的學習管道。
優質教育
|
Aug 01, 2019

環保材質器具使用

中正大學為達成制定關於塑膠使用最小化的政策因此建立此政策,進而希望達成聯合國SDG 12的目標。<p></p>為維護環境衛生及防止二次公害,廠商所用之器具需使用衛生及環保主管機關允許使用之環保材質,如不鏽鋼碗筷等
責任消費及生產
|
Aug 01, 2019

節能節電好生活 感應式電燈

中正大學為達成承諾推廣100%可再生能源因此建立此設施,進而希望達成聯合國SDG 7的目標。<p></p>配合校區年度廁所整修及小額修繕工程,於部分場址換裝感應式燈具及設備定時關,以節約用電。
可負擔的潔淨能源
|
Aug 01, 2019

打造綠色校園,中正大學節水有道!

中正大學為達成在全校衡量重複用水情況因此執行此計畫,進而希望達成聯合國SDG 6的目標。<p></p>打造綠色校園,中正大學節水有道!為了避免水資源在無形中白白流失,中正大學讓水表不只有計量水量的功能,透過首創「校園水資源夜間最小流量偵漏系統」統計分析水量資料,並配合校內師生的用水習慣或行為模式,判斷建築物內設備或管線是否有漏水情況,進而及早查漏與止漏。1. 建置雨水回收系統,收集雨水處理後利用於澆灌沖廁用水。 2. 新採購非變頻冷氣 要求附裝節能控制器。 3. 建置校園電力及水資源監控系統,有效掌握 全校即時用水, 用電情形及紀錄;另贈設校園輸水管網區管線流量計,可加快判斷漏水情及縮短處理時間。
淨水及衛生
|
Aug 01, 2019

廠商不得免費提供塑膠袋

中正大學為達成制定關於一次性物品使用最小化的政策因此建立此政策,進而希望達成聯合國SDG 12的目標。<p></p>配合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公告實施校內廠商提供餐飲服務時,不得免費提供塑膠袋予消費者使用。
責任消費及生產
|
Aug 01, 2019

利用多年生蔓藤植物攀爬建築立面以爭取綠化量

中正大學為達成承諾推廣100%可再生能源因此執行此活動,進而希望達成聯合國SDG 7的目標。<p></p>利用植物的攀緣特性,透過牆面或引導構造使植物攀爬在牆面上爭取綠化量,提高現有建築能源效率。
可負擔的潔淨能源
|
Aug 01, 2019

汙水處理

在水資源處理及利用上,本校擁有完善廢水處理廠,校園產生之廢(污)水,經處理廠活性污泥法處理,達環保署公告之廢水排放標準。經處理之放流水除補注本校寧靜湖,亦作廠區污泥機清洗或澆灌花草樹木之用,妥善利用水資源,以達環境永續。本校每日最大處理水量約2000噸,處理本校之生活污水及實驗室洗滌廢水,以維持生活污水及實驗室洗滌廢水排放管線輸通正常,以及管線常態性維護。並實行將廢汙水經處理後再利用。在水資源處理及利用上,本校擁有完善廢水處理廠,校園產生之廢(污)水,經處理廠活性污泥法處理,達環保署公告之廢水排放標準。經處理之放流水除補注本校寧靜湖,亦作廠區污泥機清洗或澆灌花草樹木之用,妥善利用水資源,以達環境永續。本校每日最大處理水量約2000噸,處理本校之生活污水及實驗室洗滌廢水,以維持生活污水及實驗室洗滌廢水排放管線輸通正常,以及管線常態性維護。並實行將廢汙水經處理後再利用。
淨水及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