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實踐

所有年份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
Jan 01, 2021

申訴機制

<p><span style="color:rgb(0,0,0);">(1) 教師申訴 : 為保障教師權益,本校依據大學法第22條、教育部所頒「教師申訴評議委員會組織及評議準則」及本校組織規程第40條之規定,訂定「國立中正大學教師申訴評議委員會組織及評議要點」,並據以設置教師申訴評議委員會。</span><br><span style="color:rgb(0,0,0);">(2) 職技員工申訴 :&nbsp;</span><br><span style="color:rgb(0,0,0);">- 校內職員 : 為保障職員權益,本校依據公務人員保障法及本校組織規程第29條之規定,訂定「國立中正大學職員申訴評議委員會組織及評議要點」,並據以設置本校職員申訴評議委員會。</span><br><span style="color:rgb(0,0,0);">- 技工及工友 : 為保障技工、工友權益,促進校園和諧團結、發揮支援教學行政之功能,特依據本校組織規程之規定,訂定「國立中正大學技工、工友申訴評議委員會設置要點」,設置「技工、工友申訴評議委員會」。</span><br><span style="color:rgb(0,0,0);">(3) 學生申訴 : 本校為保障學生權益,促進校園和諧,發揮教育功能,爰依大學法第33 條第4 項及本校組織規程第35 條規定,訂定學生申訴評議委員會設置暨學生申訴處理辦法,此辦法及申訴進行相關注意事項分別放在新生手冊、學校官方網站及業務單位(輔導中心)網頁以供學生查詢及參考。</span></p>
就業與經濟成長
|
Jan 01, 2021

發展學校願景

<p><span style="color:rgb(0,0,0);">本校歷經30年發展與成長,已成為中南部地區研究與教學並進、科技與人文兼容之綜合型大學。107-111年中程發展計畫持續依循「積極創新、修德澤人」校訓,以發展「區域創新、跨領域整合、國際合作及多元特色,並爭取國家型計劃,成為我國具特色之重點大學」為近程目標,階段性實現「亞太地區具影響力大學」(中程)、「國際一流大學」(長程)之目標。</span><br><span style="color:rgb(0,0,0);">為落實校務發展目標,秉持創校以來「前瞻、均衡、分享」的精神,以「新世代·新思維·新定位」作為中程發展核心概念,順應「AI人工智慧」與「π型跨域人才」為主軸的社會發展趨勢,本校致力培育能適應時代變化且具社會關懷素養的新世代青年,能兼備跨域思維、創新思考、自主學習、問題解決能力,並與社會生活銜接互動,展現人文科技兼容的特色,提升國家競爭力。</span></p>
工業化、創新及基礎建設
|
Jan 01, 2021

提升身心障礙學生就業力

<p><span style="color:rgb(0,0,0);">輔導中心資源教室主要協助身心障礙學生在學適應輔導服務,透過教育部的鑑定申請通過後,協助其學業、生活、心理及生涯與社會適應等方面獲得妥善資源聯繫與運作。</span></p>
減少不平等
|
Jan 01, 2021

服務學習課程

<p><span style="color:rgb(0,0,0);">「社會服務學習課程」藉由服務學習課程使學生整合團隊跨領域的知識與專業,串聯社區發展與在地文化,協助弱勢團體,實踐本校師生之大學社會責任。近年來重要校外合作單位包括善牧基金會、嘉義縣脊髓損傷者協會、大林鎮上林社區等共43個單位。</span></p>
永續城鄉
|
Jan 01, 2021

社會關壞

<p><span style="color:rgb(0,0,0);">(1) 藝文展覽推廣活動 : 本校圖書館藝文中心致力為校內師生與雲嘉地區民眾營造豐富優質的藝術文化體驗場域,透過各類型展覽、音樂、舞蹈等藝術文化展演活動、藝文研習、主題影展與工作坊、講座等不同類型的藝文活動,拓展校內師生與周邊地區民眾的藝文視野,藉由推動藝文活動連結本地文化,傳遞社會關懷理念。</span><br><span style="color:rgb(0,0,0);">(2) 社區互動與服務 : 本校為加強與社會各界交流,連結在地文化,透過豐沛的學術資源與地方企業、社區互動,進而籌募社會資源,推動校務發展,故而集結一群不具備校友身分且認同及關心本校的中小企業主和各行各業菁英,籌組成「中正大學之友會」,以期提昇在地人文藝術,促進產學合作,進而建構大中正生活圈。</span></p>
永續城鄉
|
Jan 01, 2021

竹光發熱綠金計畫

<p><span style="color:rgb(0,0,0);">以在地竹業作為在地大學實踐與產業鏈結的項目,培育產業鏈結跨領域人才之社會責任,以及輔導竹林產業升級轉型。以教學研究、人才培育、國際化做為提升、進展的階梯,結合全球永續發展目標,積極創造台灣竹業軟實力與國際學術、產業接軌的空間。透過科技提升產業產值應用為主軸,創造學生實習研究創新機會,帶動跨領域學生不同專業結合,提升產業與培育區域實務人才,達到人才對接,引領學生認同產業發展科技化、資源化之目標,解決在地議題並創造產業價值。</span></p>
責任消費及生產
|
Jan 01, 2021

廢棄物處理

<p><span style="color:rgb(0,0,0);">本校針對校內的廢棄物,有以下幾項的具體作法:</span><br><span style="color:rgb(0,0,0);">1. 客製化輔導全校各單位垃圾分類、垃圾減量與廢棄資源回收利用,以期全校垃圾減量、資源回收增加。</span><br><span style="color:rgb(0,0,0);">2. 全校一般垃圾委外清運處理,以確保校園環境清潔,提升教職員工生良好的生活品質。</span><br><span style="color:rgb(0,0,0);">3. 實驗廢液、實驗感染性廢棄物、廢棄化學藥品、實驗用廢棄玻璃及動物屍體等,委託環保署認可之合格清運、處理廠商進行清運、處理。</span></p>
責任消費及生產
|
Jan 01, 2021

學校節約能源

<p><span style="color:rgb(0,0,0);">配合政府執行「政府機關及學校用電效率管理計畫(計畫期間:2020-2023年)」,以2015年為基期於2023年提升整體用電效率10%為目標。截至2020年止,本年度總用電度較2015年累計減幅約9.33%,CO2減量約1,483,800kg【2,915,127(度)*0.509(108年電力排放係數:公斤 CO2/度)】。</span><br><br><span style="color:rgb(0,0,0);">「全校供電變壓器負載率提升暨節能改善計畫」榮獲行政院核定「政府機關及學校節約能源行動計畫」2019年暨全程計畫執行成效分析與考評報告-節能典範獎項。</span></p>
氣候行動
|
Jan 01, 2021

未來節能規劃

<p><span style="color:rgb(0,0,0);">本校配合政府執行「政府機關及學校用電效率管理計畫(計畫期間:109-112年)」,持續辦理相關節能工程,俾達計畫目標。此外,本校共同教室大樓R506教室安裝太陽能發電示範教學設施─1.5 kW 太陽能發電示範設施,發電數據可上傳雲端資料收集器,並與風光互補太陽能路燈發電各項數據整合。此設備所產生的電會轉換成交流電,供共同教室大樓R506教室使用。並已於2020年5月29日裝設智慧電錶,可透過數據整合平台查詢R506教室之電流用量。所蒐集之數據將應用於潔能教學相關通識課程,例如:永續發展、永續綠生活、氣候變遷調適與防災、氣候變遷下維生基礎調適、永續綠能新契機等。</span></p>
氣候行動
|
Jan 01, 2021

營造生態校園

<p><span style="color:rgb(0,0,0);">本校積極建立校園的景觀特色,同時營造校園生態環境以符合環境保護、動植物保育的原則,並致力於與在地特色融合、共生共存,以創造一個兼具乾淨健康與綠意盎然的永續校園。本校近年來持續發展「自然中正」生態系統,對校園生態進行觀察紀錄,建置「自然中正」之(1)生態網、(2)臉書專頁、(3)生態影片與(4)電子書(5)實體紙本書:「自然中正②」於109年9月出版,詳實紀錄本校校園各類動植物生態,除了結合本校生態課程外,並應用於帶領本校師生員工及附近居民親近、認識校園自然環境。且本校通識教育中心長期致力推動校園蛙類保育工作與教學,除進行生態調查外,並規劃於後山挖掘生態池或再生既有池塘,建構無污染之積水水域與四周遮蔭率高的竹林或雜木林,以提供本土特有種諸羅樹蛙已及其他蛙類棲息之環境。</span></p>
保育陸域生態
|
Jan 01, 2021

財務概況

<p><span style="color:rgb(0,0,0);">2020年業務總收入為27億6,172萬8,807元,其中教學收入包括學雜費收入、學雜費減免、建教合作收入及推廣教育收入,合計12億4,995萬1,530元;其他業務收入包括學校教學研究補助收入、其他補助收入及雜項業務收入,合計13億2,485萬4,714元(政府補助收入13億959萬3,527元);權利金收入2,012萬3,568元;業務外收入1億6,679萬8,995元。</span><br><span style="color:rgb(0,0,0);">2020年業務總支出為30億5,597萬3,820元,其中教學成本包括教學研究及訓輔成本、建教合作成本及推廣教育成本,合計22億6,262萬5,911元;其他業務成本(學生公費及獎勵金)、管理及總務費用及其他業務費用(雜項業務費用),合計6億6,974萬7,430元;業務外費用為1億2,360萬479元。本年度短絀2億9,424萬5,013元。</span></p>
和平、正義及健全制度
|
Jan 01, 2021

治理組織與運作

<p><span style="color:rgb(0,0,0);">(1) 治理機構組織 : 依本校組織規程,校務會議為議決校務重大事項之最高決策會議,利害關係人包含本校全體教職員工生。本會議以校長為主席,組成成員包含學術與行政主管、教師代表、研究人員代表、職員代表、技工工友代表、學生代表及教師會代表。</span><br><span style="color:rgb(0,0,0);">(2) 治理機構運作 : 本校在處理及討論各項決策上,除設校務會議、行政會議等校層級重要決策會議外,另依業務性質設有負責經濟、環境和社會面決策各種會議及委員會,各會議皆依規定正常運作,透過會中的討論、意見交流,以凝聚對政策執行上的共識。部分會議相關利害關係人可藉由會議的討論,表達自己的想法、立場,以得到與會人員的支持,當然會議的決議必須尊重相關的機制。</span></p>
和平、正義及健全制度